冷链物流中心冻柜转运场景中,龙门吊是实现冷冻货物高效周转与温控安全的核心设备,其操作规范直接影响冻品质量与作业效率。以下结合实际场景梳理关键操作要点。
一、吊具适配与精准定位
针对冻柜特性,需配置耐寒型专用吊具:
吊钩类:32 吨双主梁吊钩门式起重机通过箱形梁设计增强承载能力,可覆盖 25-40 米跨度区域,吊运集装箱时需加装防冻结锁扣,配合加热装置避免锁具与冻柜粘连。
特殊设计:采用耐寒电缆(耐 - 30℃)、液压缓冲器及加热型电磁吊具,适应冷冻库内低温环境。某肉类冷库通过单梁龙门吊吊装冻肉托盘,较人工叉车减少 30% 冷量损耗。
定位精度:通过激光测距仪实现 ±5 毫米级定位,结合 RFID 扫描确认冻柜温度标签,自动匹配吊具参数。
二、吊装流程与多设备协同
冻柜转运:
吊运超宽冻柜(如冷链集装箱)时,采用双吊点平衡架分散载荷,通过 “两点同步升降” 模式减少摆动。腾俊国际陆港采用龙门吊与 AGV 联动模式,在 3 米宽巷道内完成冻柜 “从货车到货架” 全流程,单小时处理 90 个托盘。
温度控制:
吊装前需快速完成冻柜接驳,避免柜门长时间开启导致温度波动。郑州陆港通过 “快速对接平台” 将吊具与冻柜锁扣连接时间压缩至 30 秒内,冷量损耗降低 40%。
三、安全管控与风险防控
低温环境防护:
轨道两侧设置电加热融冰装置,防止结冰打滑;设备表面喷涂防冻涂层,减少冷凝水附着。大风预警(风速≥15m/s)时,启动防风锚定装置并将吊具降至地面锁死。
货物固定与监测:
堆码时使用防滑橡胶垫固定冻柜底部,超限货物(长>6m / 重>3 吨)需申请专项审批。冻柜内安装温湿度传感器,实时数据接入 WMS 系统,异常时自动触发警报。
四、维护保养与应急处置
预防性维护:
日检:检查钢丝绳断丝(单股≤3 根)、制动器间隙(0.5 毫米标准值),清除轨道积雪。
周保:对液压系统更换 - 40℃低温液压油,润滑齿轮箱并检查加热装置运行状态。
月修:更换接触器触点等易损件,测试防风锚定装置灵敏度。
故障快速响应:
若遇吊具通信故障,立即启用备用蓝牙模块,并通过机械锁死装置固定冻柜。如制冷系统报警,需在 15 分钟内将冻柜转运至备用冷库,避免货物解冻。
五、人员技能与低温作业规范
操作认证:
新司机需通过 “低温环境操作认证”,掌握 FTR 锁快速解锁、冻柜倾斜角度控制等技能。郑州陆港要求司机熟记欧盟、中亚等线路冻柜锁扣参数,通过虚拟仿真系统练习狭窄空间吊装(如穿行车体框架)。
防护与应急:
作业人员需穿戴防冻手套、防滑靴及反光背心,每 2 小时轮换休息。若遇冻柜泄漏,立即启动 “三级响应”:疏散人员→切断电源→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隔离泄漏区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