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流园区重型货物分拣区中,龙门吊是实现大件货物精准分拣与高效周转的核心设备,其操作规范直接影响分拣效率与货物安全。以下结合实际场景梳理关键操作要点。
一、吊具适配与精准定位
针对重型货物特性,需配置多类型吊具:吊钩用于工程机械、车辆等整件货物,抓斗适配砂石、建材等散装物料,电磁吊具可搬运钢材、铁块等磁性材料。例如,32 吨双主梁吊钩门式起重机通过箱形梁设计增强承载能力,可覆盖 25-40 米跨度区域,精准吊运大型设备。分拣前需通过激光测距仪实现 ±5 毫米级定位,结合 RFID 扫描确认货物类型,自动匹配吊具参数。
二、吊装流程与多设备协同
大件货物分拣:
吊运超长货物(如风电叶片)时,采用双吊点平衡架分散载荷,通过 “两点同步升降” 模式减少摆动。腾俊国际陆港采用龙门吊与正面吊互补模式:龙门吊负责高层堆垛(最高 5 层),正面吊处理边角区域,堆场利用率提升 30%。两者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自动分配任务,单次作业效率提升 50%。
散货与整件协同:
MZ 型抓斗门式起重机抓取煤炭、砂石等散装物料时,需配合传送带实现连续分拣;吊钩龙门吊则与叉车联动,将重型机械从运输车辆直接吊装至分拣工位,减少二次搬运。
三、安全管控与风险防控
货物固定与防护:
堆码时使用三角挡块固定底部,层间铺设防滑垫,超限货物(长>6m / 重>3 吨)需申请专项审批。电磁吊具搬运钢材时,需检查吸盘吸附力,防止中途脱落。
人员与设备安全:
采用 “地面 - 车上双信号员” 制度,通过高频对讲机实时沟通,吊物下方 3 米内禁止停留。龙门吊轨道两侧设置防撞缓冲装置,与叉车、AGV 等设备保持 2 米安全间距。
四、维护保养与应急处置
预防性维护:
建立 “日检 - 周保 - 月修” 体系:每日检查钢丝绳断丝(单股≤3 根)、制动器间隙(0.5 毫米标准值);每周润滑轨道;每月更换接触器触点。北方冬季需对液压油加热至 - 10℃以上,避免低温失效。
故障快速响应:
若遇吊具通信故障,立即启用备用蓝牙模块,并通过机械锁死装置固定货物。如龙门吊主梁异响,需整机停运检测,避免结构损伤。
五、人员技能与经验积累
新司机需通过 “三维模拟训练”,在虚拟环境中练习狭窄空间吊装(如穿行车体框架)。针对超大件货物,要求掌握多台龙门吊联机并吊平衡横梁技术,如泉州太平洋码头通过该工艺实现单件 55-80 吨货物的安全作业。日常培训结合 “货物损伤图谱库”,提升对吊装变形、表面划伤等问题的预判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