架桥机长期暴露于户外复杂环境,其涂装与防腐处理直接影响设备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。依据 GB/T 26470-2024《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》及 GB 50205-2020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》,需建立涵盖表面处理、涂料选择、工艺控制及质量验收的全流程技术体系。
表面预处理是防腐效果的基础保障。主梁、支腿等主结构涂装前需经喷砂处理达到 Sa3 级,栏杆等附属结构可采用 Sa2 级除锈标准,手工除锈最低需达到 St3 级,确保表面无可见油脂、污垢及附着不牢的氧化皮和铁锈。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度需匹配涂料类型,普通涂层控制在 Rz 25~60μm,富锌防滑底漆则需 Rz 50~100μm,过度粗糙需通过额外底漆层修正。磨料应选用无盐分的钢丸、钢砂或石英砂,符合 YB/T5149 等标准要求。
涂层体系设计需结合结构功能与环境特性。主体钢结构采用 “底漆 + 中间漆 + 面漆” 复合体系,环氧富锌底漆两道(总厚 50μm)提供阴极保护,环氧云铁中间漆一道(25μm)增强屏蔽性,面漆两道(总厚 50μm)抵御紫外线老化。室外设备干膜总厚度不应小于 150μm,沿海等高盐雾环境需采用氟碳面漆或无铬锌铝涂料,利用其低渗透性和自修复特性延长防护周期。高强螺栓连接面需涂覆 80μm 厚无机富锌防滑涂料,保证抗滑移系数不低于 0.55。
重点部位需采取专项防腐措施。销轴等运动部件除涂漆外,应进行镀层处理增强耐磨性;电气柜、液压油箱等封闭结构内部需涂防锈漆,外部接缝用密封胶防渗;操作室、走台等人员活动区域采用防滑耐磨涂层,兼顾安全与防腐需求。
质量验收执行严格量化标准。涂层外观需均匀无剥落、气泡,用干膜测厚仪按 10% 构件比例抽检,每处取 3 个测点平均值,允许偏差为 - 25μm。附着力通过 GB/T 9286 划格法测试,切割 1mm 间距方格后无大面积脱落即为合格(不低于一级)。日常维护需按手册定期清理涂层表面,每年对金属结构进行除锈补漆,确保防腐体系持续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