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系统核心组成
安全滑触线供电系统由以下关键部件构成:
导轨与护套:导轨采用铝合金型材(牌号 6063-T5),底部嵌入 “V” 形不锈钢条增强耐磨性,单根长度通常为 6 米。护套由工程塑料或铝塑合金制成,提供 IP23 级防护,防止异物侵入和触电风险。
集电器:支撑式结构,含特制碳刷、接线端子和弹簧压力调节装置,确保与导轨稳定接触。碳刷磨损至有效长度的 1/3 时需更换。
连接与固定组件:
连接器:采用压板螺栓连接导轨,接头处需涂抹导电膏降低接触电阻,间隙控制在 0.5mm 以内。
吊挂器与固定夹:将导轨固定于角钢支架,允许导轨因温度变化自由伸缩。
端盖与绝缘件:安装于导轨两端,防止导体外露,并通过绝缘子实现支架与导轨的电气隔离。
热补偿装置:当滑触线长度超过 200 米时,需配置膨胀段(伸缩器),通过铝板或铜板补偿温差引起的伸缩量,预留间隙根据环境温度计算确定。
二、安装实施要点
支架安装:
支架采用热镀锌角钢,间距轻型滑触线≤1.5 米、重型≤3 米,焊接或螺栓固定于轨道垫板或钢结构梁,需保证水平度偏差≤1/1000。
支架与导轨连接处需安装绝缘套管,接地电阻≤4Ω。
导轨组装:
导轨对接时,相邻段中心线偏差≤1mm,接头处导体需平滑过渡,避免毛刺引发拉弧。
整体安装后,导轨与起重机轨道中心线平行度偏差≤10mm,扭曲度≤15mm/10 米。
集电器调试:
集电器支架焊接于移动设备,确保碳刷与导轨接触压力均匀(轻型 25-28N,重型 28-30N),滑动时无卡阻或跳弧。
集电器与导轨接触长度需覆盖 80% 以上导体宽度,且在设备终端位置时,集电器与导轨末端距离≥200mm。
电气连接与测试:
电源进线通过连接器引入,导线截面积需匹配载流量,铜铝连接需采用过渡端子。
安装后测试绝缘电阻≥0.5MΩ,并进行空载试运行,检查电压降和集电器跟踪性能,确保无异常发热或火花。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在某港口 20 吨桥式起重机改造中,采用单极组合式滑触线(YTDH 型),导轨间距 80mm,集电器配置双碳刷提升可靠性。安装时每 150 米设置一组膨胀段,运行半年后检测显示,碳刷磨损量较传统裸露滑触线降低 60%,年维护成本下降 35%。